領導機構 

 學校簡史 

 教師團隊 

 統計圖表 

 畢業生名 

 校園實錄 

 校歌 


Title

金山中西學堂大清書院大清僑民公立小學堂中華僑民公立小學堂中華僑民公立學校美洲中華中學校

美 洲 中 華 中 學 校 簡 史

周堅乃

清.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年),中國駐三藩市總領事館歐陽明總領事倡議,經駐美公使張蔭桓同意,正式籌備華文學校。

於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年)四月,在三藩市沙加緬度街777 ½ 號二樓,正式開辦了華文學校。起初校名為金山中西學堂。由總領事梁廷贊委派程贊清任學堂監督。這是美洲中華中學校的前身,也是僑校之始。同年稍後,學堂更名為大清書院。其時學生只有一十六名,分為兩班。教師設正副教習兩名,由舉人或秀才充任。然此種書院仍不過是專館性質,鮮收實效。

溯源清廷於一九○五年廢科舉,倡辦學校,並計劃在海外發展僑教。乃於一九○六年十二月,由學部奏派內閣侍讀梁慶桂赴美洲籌辦華僑學校。梁氏於一九○八年三月七日自香港啟程,四月二日抵達三藩市。三藩市中華會館即選出一批僑彥組織學務公所,先將原有之大清書院改名為大清僑民公立小學堂。由當時總領事許炳榛兼任代校長。學校經費暫在廣東銀行揭借二千三百五十元以應開銷。

一九○九年學校開辦後,校舍遷至士德頓街中華會館第二及第三樓。初期校務的發展,遭到經費與人事上的困難,又缺乏實際的負責人,僅由各會館主席輪流擔任校長,學校組織鬆弛,教學未見成效。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滿清政府。大清僑民公立小學堂之名稱不能再用,乃改稱中華僑民公立小學堂。

一九一五年,中華會館對學校進行改革,組織校董會。由當時六大會館主席擔任校董,並選聘丁殿良為校長。後來丁氏辭職,改由岑海生擔任。

一九一六年,招得學生一百二十名,分四班上課。因校長職位空缺,暫由朱兆莘總領事代理。

一九一八年,有學生一百四十五名,另設國文專修班。是年,校方以二千四百元購得校背空地,闢作運動場。

一九二○年,改名為中華僑民公立學校,開始招收女生。對於校長一職,朱總領事無暇兼顧,改為六大會館主席輪流擔任。

一九二二年,共有學生一百八十名。是年改由秋季始業,增設中學班,因新設之中學班人數不過四名,臨時只得停辦。到一九二四年再行復開,為了加強對學生管教,是年設學監一人,由黃錫瓊先生擔任。僑校教學,向以四邑方言為主,到一九二六年才以廣州話教學。是年夏天,初中第一屆畢業。

一九二七年,學校購買座落士德頓街827號之樓業作為校舍,並正式更名為美洲中華中學校。

一九二八年,中華總會館選聘林始亨擔任校長。此為正式更名後,美洲中華中學校的首任校長。林校長整頓校風,學生人數大增。

一九二九年,台山寧陽總會館籌辦寧陽學校,並購得士德頓街814-828號樓宇為校址。後有議論,謂寧陽學校成立之日,即為中華學校解體之時。為此,寧陽總會館決定停止創辦寧陽學校,改為全力支持美洲中華中學校。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新購置的校舍正式啟用。殷商周崧先生捐款一萬四千七百元購樓。乃將新校舍命名為周崧校舍。是年高中第一屆畢業。

一九三三年,林始亨校長辭職。趙九疇被選聘為第二任校長。

一九三七年,由陳中海繼任為第三任校長。任內得中國教育部批准正式立案。

一九四○年,修訂學校規章,擴大校董會組織。除由七大會館主席為當然校董外,並由寧陽總會館選派十二名,肇慶、合和、岡州、陽和、三邑總會館各派兩名,人和總會館一名,合共三十名校董。起初,七大會館主席無選舉權,至一九四四年寧陽總會館主席伍福堂先生任中華總會館總董,接受眾議,遂裁定七大會館主席亦有選舉權。

一九四四年陳中海校長辭職,由李焜接任,是為第四任校長。

一九四五年,由黃錫瓊出任校長,是為第五任校長。一九四七年四月,又得中國僑務委員會正式立案為僑民學校。

一九五○年,張香譜被選聘為第六任校長。一九五一年改建校舍,將樓下大禮堂改作僑眾會堂,名為勝利堂。時任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先生親自為改建後之會堂題命為「勝利堂」,並以大理石金色字鐫刻於正門之上。此外,「中華中學校」五個大字亦為蔣中正先生之墨寶。現刻於本校中學部入門處的校名是也。

一九五六年,在黃北壽校董會主席任內,發動募捐,籌得款項三萬餘元,重修操場及課室,氣象一新,學生人數激增,且分上、下兩組上課。

一九六六年,黃煥新繼張香譜任校長,是為第七任校長。黃校長在職二十二年,建樹良多,是本校歷史上任職時間最長的校長。黃校長於一九八八年退休。

一九七七年十一月,合和總會館主席兼任校董會主席余兆光先生,努力為中華學校辦理免稅事宜,獲得聯邦及加州政府核准豁免實業稅,確認為501(c)(3)非牟利機構。此不獨中華會館與中華學校每年得以減少一萬四千多元稅項負擔,而且嗣後凡有捐款給中華學校者,在向聯邦和州政府報稅時,均可於入息項目下照值扣除。

一九八八至一九九二年,由黎美勤女士出任校長,是為第八任校長,也是歷史上首位女校長。是年開設幼稚班及國語班。這是在本校推行有系統的國語教學之始。學生人數由二百餘名增至五百餘名。

一九九二年由吳鴻順接任校長,是為第九任校長。是年加開星期六下午班,學生人數增至八百餘名。一九九三年,獲三藩市聯合校區認同,凡在本校學習中文的學生,參加聯合校區組織的考試成績及格,可以得到二十個外語學分。一九九五年,中華總會館總董黃有和、校董會主席馬偉能以及商董多人,組成學校防震加固工程小組,向社會發動募捐,籌得四十八萬餘元。防震加固工程於一九九六年六月開工,同年十一月竣工。

一九九六年七月,吳鴻順校長退休。八月由李樹邦接任校長,是為第十任校長。是年,繼續加強國語課程,星期六下午增設國語班。一九九七年在余習文校董會主席任內,鑒於校舍內部年久失修,於是策劃中學部裝修工程。年末,工程圖則獲市政府批准,工程於一九九八年五月動工,同年八月竣工。共耗用學校歷年積存資金十一萬餘元。

由於學生人數激增,一九九八年一月起,增開星期日上午國、粵語班以及中文電腦班。一九九九年在劉榮浩校董會主席任內,策劃小學部裝修工程。組成以中華總會館主席團、校董會主席及校長等人的工程籌款小組,發動募捐,共籌得二十九萬餘元。對小學部進行大規模的改造,使之符合現代標準。維修工程於二○○○年六月動工,同年九月竣工。至此,美洲中華中學校面貌煥然一新。二○○○年九月又增設國語幼稚班。二○○三年七月,又加開星期日下午班。為適應粵語班學生轉讀國語班的需要,從二○○五年一月起,又增設國語拼音班。

二○○七年五月,依照三藩市行政法規有薪病假條例第12W條。校董會通過本校「教職工實施有薪病假暫行辦法」,這是本校教職工首次享有福利待遇。同年八月,學校為安全需要,加裝了閉路電視系統。九月,前任中華總會館總董、肇慶總會館主席司徒德燦先生捐款三萬五仟元,在學校操場建設命名為「文煜涼棚」竣工,使家長來校接送學生時可免受日曬雨淋之苦。同年五月,三藩市聯合校區鑒於華埠幾所中文學校學生,學習中文成績優異,決定從二○○八年起,凡在本校就讀中文的學生,申請中文作為外語學分時,不必赴校區參加統一考試,改為由本校自行評定學生的中文成績,呈報校區審核後即可獲得外語學分,並把成績列入該生在英文學校的成績表內。

至二○一○年二月,學生人數更增至2071名,是歷史上學生人數最多的一年。

美洲中華中學校為美洲最古老的僑校,作育英才無數。在跨越一個世紀的時間軌道中,雖經歷變革,而對發揚中華文化國粹主旨,從未稍懈。目前僑社精英,不論從政從軍,或為律師、醫生、工程專家、教育家、藝術家、富商巨賈和政府官員,其出自中華門牆者,大不乏人,尤其難能可貴的,他們大多都能操雙語服務社區,這便是拜僑校之賜了。

(註:本文作者周堅乃先生不幸於二○○三年八月逝世。在此日期以後的資料,是由李樹邦校長所撰寫的。)